发布日期:2025-02-03 03:48 点击次数:56
“大秤骗人亦不富,小斗量物也会贫。不如忠直安本分,一来由命二由勤。”——《劝世文》
这天底下三百六十行,行行出状元。众生万象,既有辛苦劳作,获得正财的。也有钻营巧取,收获暴利的。但只要没有触及法律的底线,总归是个人的选择以及能力展现。
所谓“不管黑猫白猫,抓到老鼠就是好猫”。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,在社会上立足,无可厚非。而李万铭却石破天惊,在那个民风淳朴的年代,以自己的小聪明和制度的漏洞,一步步行骗成为政府高官,上演现实版的《行骗天下》,震惊全国。而这个小学义务教育都没毕业的农民,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呢?
耳濡目染行骗术,欺骗成瘾亦坦然
李万铭生于1927年的一个普通家庭。翻阅历史典籍可得知,这并不是一个太平的时代。战乱、饥荒,每一样都足以成为压垮稻草的大山。
展开剩余84%李万铭的父亲是一个商贩。他常常当着儿子的面给酒掺水,真货里掺假货地混卖。这么做都是为了获取更高的利润,以便于更好地生存。
李父并没有想过,这种行为会植根在儿子记忆深处,成为他日后的行为本能,甚至埋下他判刑入狱、被世人唾弃的祸根。
李万铭有样学样。从小他就不安分,偷鸡摸狗的行当干了个遍,例如偷卷子和老师的手表,甚至利用哥哥职务的便利偷挂号信。
底层的生活让他对于不劳而获有着极度的渴望。逐渐长大的他意识到,想要脱离底层,享受特级待遇,通过简单的努力是行不通的。而捷径就摆在面前:通过骗术。
时机于1945年1月来临。彼时李万铭在师范学校学习,偶然一个机会加入了国民党。现在打趣别人不合时宜,都会用建国前加入国民党来调侃。李万铭就是那个例子。
他利用自己的小聪明,在军队里混得风生水起。他虽然学历不高,但一手书法意外地写得不错,模仿字迹也能以假乱真,甚至还无师自通地学会了刻章。一张嘴也懂得如何讨喜,深得上司赏识。
李万铭旧习不改,因贪心太过,屡屡冒领别人的退伍费被抓包,被罚在监狱里思过三个月。
然而几十年根深蒂固的恶习,区区三个月,怎么可能真的令他悔改呢?之后的李万铭,走上了更大胆的道路。
更换党派不改作风,江湖骗子玩弄伎俩
1948年,国民党在辽沈战役中吃了败仗,元气大伤。李万铭可不是与集体共存亡的人,嗅到立场不妙的气息,当机立断地跑了,从东北一路跑到江苏。
他利用自己的“特长”伪造了学生证。曾经的国民党派青年李万铭已经被过去埋葬,他自称“中央大学”的学生,混进第二野战军军政大学,并于当年10月顺利结业。
如果李万铭就此按部就班地工作,或许他还真的能掩盖掉过去的痕迹。但不幸的是,他已经尝过行骗带来的好处,此后便一发不可收拾。
学校分配的工作偏远且艰苦,李万铭看不上。
他先是骗取学校的介绍信,接着靠介绍信和伪造的文件又入职了常州市政府。靠着两头黑,不费吹灰之力成为当时的公务员,拿到了妥妥的“铁饭碗”。
可惜的是,他很快被苏南行署人事部门识破,遭到毫不留情的揭穿,等待他的是三年的刑期。
更可惜的是,短短三年,也没能使李万铭悔改。他似乎更乐此不疲地深耕此道——出狱后的他,又“高升”了。
平步青云高官得意,谁知背后净是假章
要说人生在世,不可没有一技傍身。李万铭能够行骗至今,多半靠的是出神入化的伪造技术,不管是文件还是公章,都能瞒天过海,成功逃过办公室的法眼。
1951年,表现良好,提前出狱后的李万铭故技重施,利用各种伪造信和文件安康市民政科的科员,利用真真假假的材料,还把自己包装成“革命残废军人”。实际上,他不仅没有参与过革命,更要命的还是敌方党派出身。
这一次的他,更加胸有成竹。事业稳定进行,他也进一步依靠依旧伪造的文件,升迁为农业科学研究院的主任。在此期间,他跟随单位的活动到了苏联进行友好访问。骗子手段之高明,竟然靠骗术走出国门!
同行的还有一位根正苗红的女同事,是指派给他的秘书。靠着吹嘘自己的本事,李万铭获得了她的芳心,随后,两人步入婚姻殿堂,生下两个孩子。
连自己同床共枕的妻子都发现不了他的真面目,李万铭可以说是一个天衣无缝的骗子。
这一次的道路异常地顺利。或许是极大程度地尝到了被拥戴的感觉,归国后,李万铭又利用一系列违章地当上了中央林业部的处长,成为北京皇城脚下的一名处级干部。
李万铭这个人,极其没有分寸,不懂见好就收,他爱权力,爱吹嘘,不懂收敛。或许在他的妻子眼中,这些只是无伤大雅的小毛病。谁知他全身上下除了一具躯壳是真的,其他的全是假的。是谎言就会有戳破的一天。
李万铭一心想要再往上爬,谋取更高职位。但这次,他碰上了硬钉子。
1955年,他再次利用假电报飞往西安担任参谋长,遇到了曾在二野政治部担任主任的张德生。
他本来对李万铭这位老乡充满好感,但随着谈话的推进,张德生越来越感到不对劲,因为李万铭那句当时的经历与他经历过的事实有很大出入,而且在他印象中,学校里也没有这号人。
张德生起了疑心,背后秘密调查起了李万铭。调查结果令人震惊: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政治诈骗犯!
美梦破碎牢狱蹲,出狱终是老实人
这次的判刑,李万铭获有期徒刑十五年。他的妻子失望之极,带着孩子离他而去。
法庭前,李万铭的态度异常配合。他将自己这些年做过的所有骗局一一抖出,就像以往炫耀自己的“功勋”一样,毫无遗漏地展现着自己行骗的累累“战绩”。
李万铭出身草芥,文化程度不高。他没有远大的抱负和激情的冲劲。调查结果显示,李万铭得到更高的职位,基本只是为了享受公费带来的便利,贪污受贿基本不沾,方方面面令人称奇。
1984年,出狱后的李万铭和陕西当地一名农妇结了婚,算一对晚年搭子。经过监狱里十几年的劳动改造,李万铭获得了新生。他书法好,常给村民写对联,教他们识字。妻子对他的印象是:脾气好。他的继子也很喜欢他。
他常常念及要写回忆录,回顾自己一生的罪恶和新生,但直到去世,都没有写成。
作为轰动一时的政治诈骗犯,李万铭无疑有着耻辱的半生,他不安于底层,靠骗术拼命往上爬,不能为正道容忍。但要说他坏得彻头彻尾,似乎又有些过激。
他内心深处保留着那么一丝淳朴的特质,就像是穷苦百姓对着特权阶级有着“皇后娘娘挑金扁担”的幻想。得到了那么多,最后只是享受着最基本的公费特权。
如果他出身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,有着最朴素的教育,或许,他的小聪明会帮助他走向不同的人生。政治诈骗犯的平行时空,会是一个踏踏实实却又真真正正的小科员吗?
发布于:天津市